其机如此。此谓一言偾事,一人定国。尧舜率天下以仁,而民从之;桀纣率天下以暴,而民从之。其所令反其所好,而民不从。是故君子有诸己,而后求诸人;无诸己,而后非诸人。所藏乎身不恕,而能喻诸人者,未之有也。故
其机如此。此谓一言偾事,一人定国。尧舜率天下以仁,而民从之;桀纣率天下以暴,而民从之。其所令反其所好,而民不从。是故君子有诸己,而后求诸人;无诸己,而后非诸人。所藏乎身不恕,而能喻诸人者,未之有也。故治国在齐其家。
解释
这段经文是举出尧、舜和桀、纣四个人做例子。尧、舜是圣王,『率天下以仁』,率是表率,他给国人做个好样子、好榜样,带个好头,他能够力行仁道,所以民众从之,跟随他一起兴仁兴让。记载中说,舜王在一个地方耕田的时候,不久之后,每个人都能够以田地相让。舜在雷泽钓鱼的时候,本来那时候的人都在争水深的地方,那钓鱼比较容易,比较大。结果舜并没有去批评任何人,而是自己做出表率,把好的水域让给那些年纪大的人,因为他们争不过年轻人,他们所得到的水域,鱼都很少。舜不仅自己这么做,而且凡是看到有人能够去礼让,一定大加赞叹。但是对那些好争的人,一个批评都没有。结果不久之后,人人都以深潭厚泽相让,都能够尊敬老人,把好的钓鱼的水域让给老人家。所以舜当年,所谓「一年成聚,二年成邑,三年成都」。他所在的地方,大家因为仰慕他的德行,纷纷来亲近他、跟从他,人民爱戴他、景仰他、效法他,自然使天下兴仁,和谐世界。这是尧舜之道。他并没有刻意想方设法去管理民众,只是做个好样子,率天下以仁,所以民众就兴仁。舜王用孝行感动自己家人,这个故事我们耳熟能详。他能感动自己的父母,他父母这样迫害他、虐待他,但是舜都能感化,那就是他没有不能感化的人。所以,一家兴仁,就一国兴仁,一家兴让,一国兴让。
桀纣呢?桀是夏桀,纣是商纣王,这两个都是那个朝代的末代皇帝,暴君。桀是夏朝最后的帝王,纣是商朝最后的帝王,都是荒淫无度。『率天下以暴』,用暴戾之气来统治国家,那么天下人也跟从他作恶,所以天下大乱。而人民都向往着圣德君子的出现,所以谁有德谁有道,就得民心。夏朝末年,桀无道,就失民心,汤王有道就得民心,所以汤王推翻了夏朝,建立了商朝。纣王是商朝最后的个天子,他无道,所以失民心,武王伐纣,得民心者得天下。为什么?因为文王武王率天下以仁,所以人民都跟从他、拥戴他。这正是因为他用自己的德行来感化民众,他能够把身修好,把家齐好,他就能够治国,能够平天下。
如果,『其所令反其所好』,一个君主,他自己下达命令,譬如说让百姓都尊重他、都守礼守法,可是他自己不肯守礼守法,自己不懂得尊重人,不尊重臣下,不尊重百姓,人民怎么会跟从他,怎么会听他发号施令?所以,『君子有诸己,而后求诸人』,他要别人具备这种德行,首先要求自己要具备,然后他才会要求别人。『无诸己,而后非诸人』,自己没有那种恶行,他才会要求别人改掉恶行。「所藏乎身不恕」,藏乎身的,就是在自己身上的毛病,如果自己没有改,怎么能够去教导别人?自己身上没有这种德行,你去叫别人修这种德行,怎么可能叫得动别人?所以,『所藏乎身不恕,而能喻诸人者,未之有也』。这个不恕,就是想要别人做到的,自己先做到,而后推己及人。喻诸人,这个喻就是教导别人,教人改过也好,修善也好,首先自己做到。否则,自己做不到,要别人做到,未之有也,不可能。这是讲治国在齐其家的道理。
所以,凡是自己的政令推行不下去,「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」。譬如说父母如果抱怨儿女叛逆,老师抱怨学生难教,老板抱怨员工不忠,这些都需要做父母的、做老师的、做老板的反求诸己,从自身上去反省,有没有做到「有诸己,而后求诸人,无诸己,而后非诸人」?自己真正有德行,自然就能够感化别人,你的言教才能令人听受。为什么?因为这是符合人心里的明德。道德仁义,人皆有之,只要你能做得好,自然受到人家的敬佩、顺从。
孔子在《论语》里面说的一句话,告诉我们治国之道。他说什么?「子曰: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」。道就是领导,道之以政,是用政治去领导人民,制定很多政策、法律、规章、制度,让人民去遵行。如果人民不遵行,就齐之以刑,刑是刑罚,就制裁人民,这个齐是整饬的意思,用刑罚来整饬人民。所得到的结果,民众免而无耻。免是什么?苟免,偶然逃过了法律的制裁,没被法律捉到,做出个样子服从国家的政令,可是他心里不服,他不是甘心情愿,他没有羞耻之心,只是迫于政令刑罚的制裁那种恐惧的心理,无法不接受,可是他不甘心不情愿。一旦有机会,民众可以找到法律的空子,或者刑罚稍稍松懈一点,他们马上就去犯法。这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。一个国家国民如果到了无耻的地步,那亡国之日也不会很远。所以应该怎么样?孔子说,「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」,用道德来引导人民,如果人民不遵从政令,以礼来整饬之。齐之以礼,就是用教育,让人民都懂得道德仁义,都知道礼仪规范,都有耻心,知道不守道德、不遵礼仪这是令人可耻的。他有了可耻之心,他就格了,格是正,归于正。用道德、用礼教,比用政令、用刑罚,效果要好得多,这个需要领导人在自身修为上先做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