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
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
解释
这里,蕅益大师把这个意思判做「直示境观」,就为我们直截了当的显示我们所接触的境界,以及圣人所具备的观念。实在讲,境和观,一个是讲能观之心,一个是所观之境,这两个是一不是二。这种见地就比哲学要高,哲学里讲的能所是二不是一,就是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是两个,不是一个。而佛法里面讲的能所是一不是二,这个圆融,所以佛法高于哲学。这句『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』,依照文理的讲法,就是按照词句的意思来讲,我们来看朱夫子在《大学章句》里的批注。「大学者,大人之学也」,这个解得很简单,不像蕅益大师解释大学解得这么样的深刻。他这里讲大人之学,大人到底是什么人?有的人说这个大人是对小孩来讲,小孩和大人,成年人这叫大人,这个意思就浅。这里讲的大人是指谁?圣贤人。他能够对宇宙人生真相明了,这种人叫大人,所以《大学》是圣贤之学。当然前面有小学的基础,如果用年龄段来看,一般来讲是小孩要学小学,成年之后入大学。但是这个意思绝对不是就年龄而分,这里讲的是圣贤人的学问。
在明明德,这个明,第一个明字叫「明之也」,就是动词。明什么?明德。明明德,第二个明是跟德合起来做名词讲。朱夫子说,「明德者,人之所得乎天,而虚灵不昧,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」,这个明德,朱夫子所讲的跟佛法是一致的。他说人之所得乎天,这个天是天然、自然,本来就具有的,不是从外头来的,也不是后天学到的,是你本来就有。这个明德叫虚灵不昧,虚灵是你没有办法看见,没有办法接触,所谓六根接触不到,眼耳鼻舌身意没办法接触,眼见不到、耳听不到、鼻嗅不到、舌尝不到、身触摸不到,连你的意念都想象不到,这是虚。灵是什么?它本来具有见闻觉知的作用,这叫灵。不昧是讲它常放光明,也就是长期作用,这个见闻觉知的作用从来没断过。虚灵不昧就是讲到寂而常照、照而常寂。它具众理而应万事,这个理是天理,所谓天理是什么?就是自性之理,就是性德,具足自性中一切的智慧德能。应万事是讲它随缘,在万事万物当中都能保持虚灵不昧。在事相上虽然有千差万别,可是明德,自性的理体从来没有变化过,也没有中断过,所谓随缘不变,不变随缘。
底下讲,「但为气禀所拘、人欲所蔽,则有时而昏;然其本体之明,则有未尝息者」。前面讲的是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我们的明德本来是虚灵不昧,可是底下是讲「性相近,习相远」。气禀所拘,就是我们的气质、禀赋每个人不同,这是讲的习性,习相远,这些习性把我们的明德给拘束住,让它不能够圆满的起作用。为什么人有习性?是因为迷惑,迷了之后就有习性。因为一迷就有造作,有造作就形成业习,习气是这么来的。久而久之习气就愈来愈深重,把我们自己本具的明德给拘缚住。习气里面最严重的是人欲,欲望,一般讲财色名食睡五欲。这些欲望把我们自性、明德全都障蔽住,所以有时而昏。这个昏是迷惑颠倒,这个有时是讲什么?我们现在,现在就昏,就迷惑了,处在无明之中。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将明德开显出来?那你要觉悟,这就是所谓学。大学的学,就是帮助我们从迷惑颠倒那里回头,回归到自性的觉悟当中。
能不能觉悟?一定能觉悟,哪怕是一个再迷惑颠倒的人,造作很多罪业的人,他也一样能觉悟。为什么?难道那些十恶不赦的罪人他也能觉悟、也能够恢复明德吗?我们的师父上人在昆士兰大学(我原来在昆士兰大学教书),他曾经在学校里跟和平学院的教授们座谈,就有位教授听我们师长讲起,人之初、性本善,人人都能够教得好的。他就有疑惑,他问师父,难道希特勒他也能够说是性本善吗,也能够(像这里讲的)恢复他的明德吗?师长告诉他,可以。他之所以造作这么重的罪业,是因为他自己迷惑得深。这个迷惑怎么来的?后天养成的习气,就是他被教坏了,他昏了,他胡涂了,所以做出这些胡涂事,不知道造作这种罪业因果的可怕。现世他是绝望当中自杀而死,死了以后全身都腐臭、长满蛆虫,来生在地狱里面那个苦就更加不可思议,那是他迷得深。如果有适当的教育,就是这里讲的他能学,他能修,修是什么?依性德来修,他也能够恢复自己的明德。为什么?朱夫子讲,然其本体之明,则有未尝息者。他也有本体之明,就是他明德跟圣人是一样的,而且这个明德并不因为他造作这些十恶不赦的罪业而息灭,只是他明德未明而已。
所以学的目的,下面一句说,「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,以复其初也」。因就是依据,因其所发就是依据修德,这个修德也就是性德,就是此地讲的明德。依明德而明知,让明德彰显出来,恢复自己的本来面目,本性本善,这就是讲大学。所以朱夫子所说的,在这个层面上跟佛法讲的是一致的。这个明德,王阳明先生说的也跟朱夫子一样,他用天命之性,用的不同的名相,却是讲的一桩事情,因此不同的学派、不同的圣人所说的道理都一样。这里讲了明明德。
底下一段是讲新民。朱夫子把亲民当做新民来讲,这是一种意思。他说,「新者,革其旧之谓也,言既自明其明德,又当推以及人,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」。这个新是讲革新,把旧的去掉就是革新。这个旧的是什么?是我们的习气,所谓老毛病、老习气,这是旧的东西。把这些习气毛病去除掉,自性的光明就显发。所以首先要自己革除旧习,要自新,这就是自明其明德的意思,你自新了。所谓自新也不是说增加点什么,只是恢复你原本就有的明德而已。自性中本具无量性德,它是圆满的,用不着你去增加什么,你只需要恢复。
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就能明了,为什么圣人待人这样谦虚、礼敬?因为圣人眼里看一切人都是平等的,都有明德,看希特勒也是跟圣人一样,都有明德。只是圣人已经自明其明德,而希特勒还没有明其明德,他是昏了,他终有一天可以明其明德的,当然不是在他那一世,他以后,多生多劫以后遇到了好的因缘,接受到圣贤的教育,他也能够明其明德。这个理我们能够想得通,既然有其理就必然有其事。所以理上讲,每个人都能够自明其明德;在事上讲,当然每个人都可以真正成圣人。这一点佛家讲得比儒家更圆满,因为儒家的学问就讲一世,佛家是讲三世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生命的坐标是无限的,过去是无始,未来是无终。这样理和事才能够二者皆圆满,否则像儒家懂了这个理,但是事上不能圆满。希特勒这一生他没有明其明德,所以就会对理产生质疑。
孔老夫子有没有反对人有轮回的讲法?没有反对。你看《论语》里面子路曾经向夫子请教「敢问死」,向他请教死的学问。孔老夫子怎么回答他?「未知生,焉知死?」夫子教人都是因材施教,你有这个根性,他就给你讲这个道理;你要是没有这个根性,他不给你讲,为什么?讲了你也听不懂,给你讲做什么?他对子路,子路还没有到达那个境界,他对生的学问还没有完全通达,未知生,焉知死?对死的学问那更无法通达。所以求学要循序渐进,先把生的学问搞清楚,才能搞清楚死的学问。死的学问是什么?轮回、三世,那个比这一生的学问又更深奥、更广博。所以夫子不跟子路讲这个,但是并没有反对,而且这句话里面含着的意思,说明死的学问比生的学问更深刻。你自己想想,未知生,焉知死,是不是死的学问比生的学问更高高深?
而孔老夫子在批注《易经》里面就说到,「精气为物,游魂为变」。精气是父精母血,我们现在讲受精卵,这是生命最初的物质形式,就是为物,是生命的载体。游魂为变,这是讲灵魂投胎附着在这个载体上面,就形成物质的身命。所以生命是由两部分组成,一个是物,一个是魂,物是我们的身体,魂是我们的灵魂。当然,孔子用游魂比用灵魂这个词讲得更好,为什么?其实我们的魂不灵,还没有明其明德就不能叫灵魂,叫游魂。为什么?它是飘荡的,飘到有缘的地方它就投胎。更何况孔老夫子在很多地方都讲到有鬼神,只是他「敬鬼神而远之」而已,他没有反对说没有鬼神。如果说没有鬼神,那何必说要敬他、何必说要远他?《孝经》里面也讲到,最后讲祭祀父母的「丧亲章第十八」,就讲到鬼神会来享用我们的祭祀,所以这些地方都显示出确实人有三世。所以我们明其明德的过程绝不是一生的,生生世世都在求学。当我们能够自明其明德、成圣人了,还要推以及人,帮助别人也来自新,也来明其明德。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,也帮助他格除旧习、格除染污,成就圣人。这个意思讲得非常好,这个「亲民」做「新民」讲,新是革新。
还有一层意思(王阳明先生他的成就不在朱夫子之下),他讲亲民是亲近民众,这个也讲得很好。就是当自己明其明德以后,还要跟民众在一起,教化民众,让民众也能觉悟,也能明其明德。这两个意思,实在讲也算是异曲同工,蕅益大师前面讲的自觉觉他,意思是完全一样,自觉是自明其明德,觉他就是亲民。印光大师在王阳明先生这个意思上面再发展,说亲民是什么?到究竟圆满的亲民,就是「人我一体,视人如己,各尽其分」之意。亲是讲亲近,你跟民众亲近,亲近到什么地步?到一体的地步,这是亲近到究竟圆满。如果还有人我之分,那你亲民还不圆满。
孔老夫子讲的仁,这个仁字是二人,爱人如己。为什么爱人如己?因为人和自己是一体,爱别人就是爱自己。就像人的身体一样,不同的器官是一体的,左手跟右手一体,假如左手需要帮助,右手立刻去帮助它,而且各尽己分,相互合作,互相帮助。每个器官都有它自己的功能,眼睛能看、耳朵能听、鼻子能嗅、牙齿能嚼、舌头能尝味,五藏六府也各有它的功能,每个器官它有它的作用。要想人体健康,必须各尽其分,分是本分,每个器官尽到它的本分,互相协调合作,一体,互相的帮助,不会讲条件的,无条件的帮助它。所以人我一体,你真正有这种意识,那你必定是大公无私;还有一念私心,就说明我们自己没有做到视人如己,亲民就做不到。为什么亲民做不到?因为明明德没做到,你没有明白、没有觉悟。所以圣贤之教没有别的,教你觉悟而已。你觉悟之后,自然就会做到。
底下一段是讲止,「止者,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。至善,则事理当然之极也。言明明德、新民,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。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,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」。这第三纲讲止于至善,这个止就是在至善上不动摇。这个至善是我们事理当然之极也,极是讲的极致,当然之极,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和理。人能够回归到自然上,这就是止于至善。这个自然就是我们的自性,圆满的回归自性,就是止于至善。所以这里讲的明明德和新民,这是我们的修学过程,明明德是自己的事情,新民是帮助众生的事情,两者都至于至善之地,就是到圆满,而且止而不迁,不会动摇,那叫止于至善。这个境界是完全尽天理之极,就是圆满的将自性的性德显发出来。所以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,无不符合天理、无不符合自性。心里头没有一毫人欲之私,就是完全把自私自利、五欲六尘的享受、贪瞋痴慢放下了。朱夫子讲究的尽天理、灭人欲,这是圣贤的境界,就是止于至善。这三个方面,明明德、新民、止于至善是《大学》的纲领,叫三纲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暂时休息一下,谢谢大家。
尊敬的诸位大德,大家好!我们继续来学习《大学》。刚才我们学习了朱夫子对《大学》第一句话的解释,这第一句话是「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」,朱夫子讲这是《大学》的三纲领。
下面我们来学习蕅益大师的解释,他说,「道者,从因趋果所历之路也,只一『在明明德』,便说尽大学之道」。大学之道的道,就是路的意思,什么路?你的修学之路,这里讲从因趋果,就是你修明明德之因,而成就大圣之果,这个过程称为大学之道,也就是你恢复自性性德的过程。所以这里讲就在这明明德四个字,便说尽了大学之道。所以《大学》这整篇文章,它最核心的就是这前面的八个字,「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」,这是全篇的宗旨、纲领,也是整个大学之道的圆满。所以你要把这八个字全领会了,底下不用再读了,你都能够领会。你能够把明明德做到,你就成大圣人,大学也就圆满了,毕业了。所以这里并不是说三纲领,朱夫子讲大学三纲,其实不是三纲,是一纲,就一个纲领,叫明明德,蕅益大师为我们点明出来。能明明德就能亲民,就能止于至善,所以三纲是三而一、一而三,重点就在于明明德。
下面说,「上明字,是始觉之修。下明德二字,是本觉之性」。明明德,上面这个明字,是讲始觉之修,就是修德,是动词。下面明德两个字,讲本觉之性,就是王阳明先生讲的天命之性。所以我们修行修什么?就是把我们的本觉之性圆满的恢复出来,这叫明明德。本觉之性有三层意思,下面说,「性中本具三义,名之为德」,这三个义就是讲的德。这三义也是三而一、一而三,从三个方面讲这有三德,三德就是同一个自性的性德。这三德是讲般若德、解脱德、法身德。什么是般若德?「谓现前一念灵知洞彻,而未尝有形,即般若德」。般若是佛法中的名词,它是梵文音译过来的,中文的意思是讲智慧。但是祖师大德没有把它翻成智慧,为什么?因为般若的意思比智慧更深刻、更圆满,并不是我们普通所说的智慧,所以没有把中文翻出来,而是用它梵文的音译,然后加以解释。这个般若是什么样的智慧?用我们现在话来讲,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。
宇宙人生真相到底是什么?这是前面我们所说的,从体上讲,它是我们一念心性;从相上讲,宇宙万有,重重无尽的世界,都是我们心性所变现的;从用上讲,它是叫妙用无方,它有见闻觉知的大用,而且见闻觉知的作用周遍法界,这讲的体相用。契入这个境界要靠智能,而智能本身没有形相,蕅益大师这里讲,谓现前一念灵知洞彻。现前一念是讲当下我们这一念,这一念里面变现出虚空法界、十方世界,一切的星系、星云、宇宙万物,都是这一念变现出来的。这一念的作用是能现、能知,所以叫灵知。洞彻,是讲它周遍法界,整个宇宙都是这一念,一念心性之外无有一物可得。这一念是宇宙的本体,但是它又没有形相,它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。所以佛法里讲的唯心所现,这个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唯心论,唯心论是相对唯物论来讲。唯心论的那个心是讲我们的精神、我们的思想。但是佛法里讲唯心所现,这个心是讲心性,是宇宙的本体,它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。孔老夫子把它称为性,《中庸》里面称为天命,称为道。老子也把它称为道,说「道可道,非常道」,这个道没办法说,为什么?因为它没有办法用我们的思想想象出来。这个境界是离言绝虑的,离言是离开语言,语言达不到,绝虑是思想达不到。要你放下思想、放下起心动念才能够契入,这个智慧叫般若。
般若不是用思想,不是思惟想象力得出来的。一般人讲的聪明智慧,可能是他人生经验很丰富、他的学识很广博、思惟很深刻。这些所谓的聪明智慧不是般若,为什么?因为那些聪明智慧没有离开思想,没有离开起心动念,所以不能够契入宇宙的本体。不能契入宇宙本体,也就不能圆满的了知宇宙万象,所以他是有知就有所不知。般若呢?般若无知就无所不知,无知是讲没有起心动念,有知就是有起心动念,有分别执着,当然他就有所不知。到无知、无虑、无思这样境界的时候,他才能够圆满的见到本体而通达宇宙一切万有的真相,这是般若德。
第二德是解脱德,讲的是,「现前一念虽非形像,而具诸妙用。举凡家国天下,皆是此心中所现物;举凡修齐治平,皆是此心中所具事,即解脱德」。所谓的解脱德,是讲一念心性的作用。一念心性它没有形相,正是道家讲的「大道无形…长养万物」。所以老子也能够契入这个真相,他知道大道是没有形相的,可是他大道没有说得很具体,他只是模模糊糊知道有这样一个概念,但是他知道它是万物的本体,佛法告诉我们这是心性。心性虽然没有任何形相,它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,但是它具诸妙用,具有一切微妙殊胜的作用,这个作用具体体现在哪里?蕅益大师套用《大学》里面的话而讲,「举凡家国天下,皆是此心中所现物」,这是它能现的作用,现什么?现物。具体而言,物包括身,我们的身体,这叫正报;还有家,还有国,还有天下,一切的有情无情的众生,乃至整个宇宙,都是这一念心当中所现出来的。你看这个作用,真叫大用无方,妙用。身是正报,家国天下是依报,正报、依报都是心性变现出来。除了物以外,还讲到事,这个事是讲修、齐、治、平,也是《大学》里面的概念,修是讲修身,齐是齐家,治是治国,平是平天下。这些事情都离不开一念心性,也就是宇宙万事万物,都是一念心性变现出来的,从这个作用上讲叫做解脱德。
底下第三个德是法身德。「又复现前一念,莫知其乡而不无,位天育物而非有。不可以有无思,不可以凡圣异,平等不增不减,即法身德」。法身德是讲到我们现前一念心性,你说不出它的方所,你不知道它在哪里。莫知其乡,就是你不知道它在哪里,它从哪来、它将来会往哪里去,你说不出来,所谓「无所从来,亦无所去」。它没有来去,它不会动摇,不能说它没有。如果说你不知道它在哪,也没有来也没有去,那是不是就没有?不是没有,不无,就是不能说没有。它没有形相,但是不能说它没有。位天育物而非有,它的作用是变现家国天下和宇宙,生育出万事万物出来,这个从相上讲是万有,宇宙万有是它变现的,可是你又不能说它有,非有,就是不能说它有。为什么不能说它有?如果有,那一定会有个形相,有个方所,有来有去,有生有灭,这才能谈得上有,可是它都没有,所以是微妙难思。
因此,不可以有无思。思是思惟,你不能用我们常规的那个思惟说它是有还是没有,到底有还是没有?又是说不无,又是说非有,一般人都搞胡涂了。你说它无也错,说它有也错,逼不得已,你只能说它非有非无。可是你说它非有非无,如果执着非有非无,又错了。为什么?因为你有思考,有起心动念。这桩事情叫不可思议,不可思议是什么意思?你不可思,不能用思想,不能起心动念;也不可议,议是用语言表达,表达不出来,「道可道,非常道,名可名,非常名」,你说不出来的。
不可以凡圣异,凡是凡人,圣是圣人。这个心性凡人也有,圣人也有,而且心性是同一个,它没有差异。所谓在凡不减、在圣不增,这一念心性在凡夫位上没有减少,在圣人位上没有增加,平等,所谓不增不减,从来没有动摇过,没有生灭过,没有来去过,人人本有。虽然没有形相、了不可得的,但是它又能够变现万物,难思难议,从这个分上来讲就是法身德。这个心性本具三德,所以明德这里讲到的很具体,从三个方面去分析它,所谓般若德、解脱德、法身德,这些就叫明德。
底下说,「我心既尔,民心亦然。度自性之众生,名为亲民」。这是解释亲民,亲民怎么个讲法?前面说到的明德,在凡在圣没有差异。我们现在学习圣教,目的是成圣成贤,也就是自明其明德,这个明德是我们心性的德能,我的心性如此,别人的心性也如此,这个民就是别人,一切的众生。所以我能够明其明德、回归自性,一切众生也能明其明德、回归自性。而这些众生,前面说到的宇宙一切万事万物,当然包括众生,全都是我们自性所现物。所以我们亲民,不是说去帮助心性之外的民众,心性之外没有民众,没有众生,全是我们心性当中的众生,是我们心性中所变现的物。这个物有人物、有动物、有植物、有矿物,有万事万物,都不离自性。所以我们度众生,这个度就是帮助众生,帮助他们做什么?帮助他们觉悟。而帮助他们觉悟这桩事情,还是心中所具事,无一法离开自性。所以这里讲的亲民,还是自性中的事情,因此它跟明明德不能分开。包括下面的止于至善,蕅益大师讲,「成自性之佛道,名止至善」。佛字,这是梵文,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觉者,觉就叫佛。所以佛道就是觉悟之道,觉什么?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。这桩事情也是此心中所具事,没有离开心性。所以成佛,儒家讲成圣,还是自性中的事情,成自性之佛道,到成自性之佛道就是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。自觉是明德,觉他是亲民,觉行圆满是止于至善,这三桩事情是一桩事情,三而一,一而三,哪有离开自性?
所以底下讲,「亲民、止至善,只是明明德之极致」。所以亲民和止于至善还是明明德,只是明明德做到圆满了。如果亲民(就是度一切众生)没有圆满,那明明德也没有圆满,没有到极致。如果不能成就圆满佛道、做圆满的大圣,就是没有止于至善,那么你明明德也没有圆满。这里孔老夫子为什么把明明德拆开三个方面来讲,讲这三纲?那是「恐人不了,一一拈出,不可说为三纲领也」。他是担心我们不能明了,不明了什么?以为明明德就是自己觉悟就行了,没有去度化众生,这个明明德不能圆满。
所以儒家跟大乘佛法很相应,它不是搞小乘,小乘是自己觉悟就行了,他不需要去度化众生。儒家这里讲的明明德、亲民、止于至善,三而一,一而三,其中一个不圆满,另外两个也不圆满。所以度众生没有圆满,那自度也没有圆满;亲民没有圆满,明明德也没有圆满,就这个意思。因此把它说成三个方面,一一拈出,说成这三个方面。但是要知道这三个方面就是讲的一桩事情,不能够说它是三个纲领,而是一个纲领。所以朱夫子对这点悟得不透彻,他误以为这是三桩事情,不晓得明明德、亲民、止于至善是一桩事情。底下《大学》的文中已经给我们显示出来,其实也很明显,你看底下讲,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」。
底下是朱夫子讲的八目,先讲明明德于天下。这里为什么没有讲古之欲亲民于天下、欲止于至善于天下,没有把它分成三个来讲,为什么只是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?如果要讲三纲,那《大学》里面应该把三个纲都要讲出来,它是不同的,就要讲出来。可是这里只讲了一个,就是欲明明德于天下,没有讲说欲亲民、欲止于至善,正说明三纲是一不是三,明明德就涵盖了亲民和止于至善。这一点悟处,蕅益大师给我们点出来,朱夫子之后八百年,真的只有蕅益大师为我们揭发出来。如果不是蕅益大师给我们揭发出来,我们还真以为是三纲,不晓得它是一个纲的三方面。
蕅益大师还怕我们没懂,继续给我们说明,「此中明德、民、至善,即一境三谛;明、亲、止,即一心三观」。这里讲的三个方面,这个名词,「明德」、亲民的「民」、止于至善的「至善」,这是讲到境界。明德是讲自己,亲民的民是讲众生,至善是佛的境界。这三个不是三个境界,是一个境界,叫一境三谛。谛是真实,三个真实的道理而已,不是讲三个不同的境界。为什么叫一境?自己和众生,这明明是两个境界,为什么叫一个境界?因为都是我们心性中所现物。心性所现这种境界,里面包含着明德、民和至善。不是说心性有几个心性,变现出几个境界,不是,只有一个自性,所以只有一个境界。底下讲的动词:明、亲、止,这个「明」是对明德而言,明明德;「亲」是对民,叫亲民;「止」是对至善,止于至善。这叫观,观也是修的意思,这个观叫一心三观。这三个观也是一不是三,同是心性当中的性德,我们现在去修就叫修德,性修不二。所以这里讲得很圆融,蕅益大师用大乘圆教的义理来解释《大学》,这就解释得圆满。
底下又说,「明明德即自觉,亲民即觉他,止至善即觉满。自觉本具三德,束之以为般若;觉他令觉三德,束之以为解脱;至善自他不二,同具三德,束之以为法身」。所以底下为我们说明,明明德着重在自己自觉,自己觉悟;亲民着重在觉他,帮助别人、帮助众生觉悟;止于至善是前面自觉觉他两者都圆满,叫觉满。自觉、觉他、觉满,每个方面都具有三德,就是般若、解脱、法身,这里就分析得更细致。自觉里面有三德,拈出般若来做为纲领,所以束之以为般若。对于度众生而言,就是要令觉,就是令他觉悟,这个也具备般若、解脱、法身,三者着重讲解脱,就是帮助众生得到解脱。其实它也是同具备三德的,不可能说只有解脱而没有般若、没有法身,它也是三而一,一而三,只是说的重点不一样。至善是自他不二,至是圆满,圆满的善是自他不二,这是孔老夫子所说的仁的最高境界。仁是二人,二人是我和他,叫自他,我之外就是他,我和他是一不是二,这才叫至善。还有二的分别,你至善没有圆满,仁也没有圆满。从自他不二这个分上来讲,也同具三德,我也具备三德,他也具备三德,那么我们用法身来做代表,所以这里是圆融无碍的。
底下说,「不纵不横,不并不别,不可思议,此理名为大理。觉此理者,名为大学」。这里所说的这个理叫大理,这个大不是大小的大。有大有小,那是有相对的,那个不是真大。这里的大是绝对的,没有相对,实在没办法说这个是什么理了,用一个大字来形容它。这种理,道理,不纵不横,不并不别。纵横是讲它的空间和时间,横方面是空间,纵是讲时间。也就是说这个理是超越时空的,因为时空是分别执着里面变现的,它就有限制,这个理是贯通,没有限制。不并不别,是讲它没有对待、没有对立。你说有并,并是有两个才能并起来;别是分别,有两个才叫分别,它是没有两个,只有一个,不二。什么不二?自他不二。明德、民、至善,这不二。乃至后面讲到的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都不二。不可思不可议,这个理叫大理,这个大理也是勉强称之为大理。《道德经》上讲的,名可名,非常名,它本身没有名的,勉强称它个名,如果没有名就说不出来。觉此理者,名为大学。真正把这个心性的大道理觉悟明了了,这个学问就叫大学。
下面说,「从名字觉,起观行觉;从观行觉,得相似觉;从相似觉,阶分证觉;从分证觉,归究竟觉,故名大学之道」。这里讲的大学之道,是学的过程、觉悟的过程,那有次第。先是名字觉,就是你在教理上明白,你没有入境界,还是凡夫的心行。但是至少你理论上明白,这个有好处,帮助你转变观念,帮助你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上,那么就是观行觉。观是观念,行是行为,也就是你的观念改变、行为改变,就是你修行了。从这个观行觉慢慢入相似觉,相似就是像个样子,像谁?像圣人。但是还不是圣人,从表面上,你的行为、你的言语、甚至你的起心动念跟他很像。再进一步就叫分证觉,分证是你真的变成圣人。但是圣人也有次第,也有他的阶级不同,叫分证。从分证觉归究竟觉就是圆满,从小圣变成大圣,到圆满的圣。在《华严经》里面讲的法身大士有四十一个阶级,到最后,四十一个阶级阶位圆满,到最后妙觉位就叫究竟觉,那是圆满成佛的境界。所以整个修学的过程叫大学之道。换句话说,要完成大学,是圆满成佛的境界,成就大圣的境界。
今天我们就把《大学》第一句话为大家做了个详细的解释,这里面含的义理极其的深广,这叫「直示境观」,为我们直截揭开这些心性的道理,指示出回归自性的方法、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