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
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
解释朱熹朱夫子在《大学章句》里面,他解释这一段非常的简单。他讲止是什么?「止者,所当止之地,即至善之所在也」,这是讲『知止』的止,这个止就是我们应该止住在哪里,不能够动摇,不能够偏离。当止之地,应当止住的地方是至善,就是第一句话讲的止于至善。至善当然包括明德、亲民,所以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是三者为一的,我们应该止在这个地方。知止的知是什么?「知之,则志有定向」。这个知是我们明白,在理上通达了,因此产生志向。志向是什么?就是止于至善。这就是古人所讲的志在圣贤。而这个圣贤是圆满的大圣,这是我们修学的目标。人,学贵立志,想要修学有所成就,最重要的是有志向。志向如果是在至善,这是最伟大最崇高的志向,没有其它的志向比这个志向更高,它是至善,圆满的善。
所以修学的过程,讲究的是信、解、行、证。你信了、你解了,你就有志向。信什么?信圣贤的教导,四书就是圣贤的教导,这里面讲的义理我们统统相信。解是我们都要理解,把四书的道理、把圣贤人所说的教诲都彻底明白,你就是解悟。悟了之后怎么办?要修,悟后起修,就是讲你要行,力行。力行是什么?把你所信的、所解的付诸行动,转变你的心行。这一节是为我们讲悟修的经过。行有了效果、有了成就,你能证实圣贤人所说的道理完全是正确的,这叫证。这个证不是光在理论上明了,而是你真正入境界,你自己成圣成贤。所以信解行证,在这里《大学》是讲,知止而有定、定而能静、静而能安、安而能虑、虑而能得。这个知是讲信解;定、静、安、虑,这是你的行;最后能得,得是你证。
所以起步要知止,你懂了、明白了,开始修行。修行第一步你能得到的是定,因为志立了,心就定了,志要是没立起来,那心是浮躁的。得定以后,心慢慢就静下来,这个「静谓心不妄动」,这叫静。心还在动,但是它不妄动,它所动的都是朝着自己的志向在动,心心念念向着圣贤之道迈进,其它的杂念都放下,心静了。静之后得安,安是什么?「谓所处而安」。不管你在哪里,不管你在做什么事,你的心总是安的,安在什么地方?安在圣贤之道上。然后你能得虑,「虑谓处事精详」,你待人处事接物都有智慧,你能够不乱,你能够耐心做去,跟一切人都能和谐,你不会出差错,这叫虑。渐渐智慧开了,这是由定而生慧,智慧开了以后,你渐渐入圣贤境界,就是得。得什么?「谓得其所止」。所止是你原来所立的志向,止于至善,你这时候得到,你真正成圣人了。这是朱夫子给我们做的解释,虽然很简单,但是修学的这种不同的境界给我们勾勒出来了。
下面我们来看《四书蕅益解》,蕅益大师对这一段的解释,他解释得就更加深刻。他是结合大乘佛法,因为大乘佛法讲修学的次第、境界,讲得非常周详,确实比儒家要详细,非常值得我们相互的学习,所谓取长补短。蕅益大师解释说,「止之一字,虽指至善,只是明德本体。此节指点人处,最重在知之一字」。这个止于至善的止,在前面第一句话里面讲到,明明德、亲民、止于至善这三方面,这个止是对至善而言,但这三者是一不是三,所以它是明德的本体,至善讲的是我们的自性,明德的本体就是自性。
这节经文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一个「知」字,就是你真正明白了,这个最重要。佛家讲看破,看破了必定能放下,放下什么?放下烦恼,放下执着,放下分别,放下妄想。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,你就圆成佛道。所以看破不容易,看破之后放下是很容易。修行道路上是知难行易,你知很难,知了之后要去行不难。所以这节经文最重要是知这个字,你知止之后,自然就能够得定,就能够静,就能够安,就能够虑,就能够得,顺理成章,所以难在这个知字。有的人说,我都知了,四书我都会背了,佛法我也都懂了,但好像烦恼还是很多,还常常有自私自利,还常常有贪瞋痴慢,这怎么回事?这是他还没知。真正知了他肯定能行,知行是合一的,你知道一分必定行得一分。假如你不能去行,说明你还没有知,你所知的仅是皮毛辞章而已,对那个义理并没有通达明了。真正懂得,岂有不去做的道理!真正明白的人,还会干胡涂事吗?还会干胡涂事,说明他还没明白,所以最重在知之一字。
下面蕅益大师引《圆觉经》,这是大乘经典,「《圆觉经》云:知幻即离,不作方便。离幻即觉,亦无渐次」,这是告诉我们知的重要。知幻,是了解宇宙到底是什么样的,知道它的本来面目。宇宙是什么?幻相,是我们一念心性幻现出来的,它不是实有的。这个心性本身是空寂的,了不可得,没有形相。那它幻现出来的、变现出来的宇宙,当然也是了不可得,所以称为梦幻泡影。这是由心性产生的幻相,相上说有,性上是无;事上是有,理上是无。所以说有叫假有,也叫妙有,假有就是真空。如果对这个道理真正明白,你知幻,你就能离了,离什么?离开妄想分别执着。你想想,眼前的一切境界统统是梦幻泡影,就像你在作梦,梦中是有境界,可是真有吗?假的,作梦当然是假的。你明明看见了,真有,是在梦中有个老虎来追你、咬你,你真痛。事上是有,可是它当体即空。
一个人躺在那儿睡觉作梦,他梦到老虎来了,我在他旁边,我就看不到,那是他自己的心幻现出来的景象,不是真的。凡夫作梦,不晓得自己在作梦,所以在梦中迷惑颠倒,冤枉受苦。圣人觉悟了,知道这是梦幻,知道以后,绝对不会有妄念,更不会有恐惧。所以这是用智慧朗照,这是「依般若般罗蜜多故,无有恐怖」。一切境界都不能让他动心,这是儒家讲的大勇者。夫子讲,勇者无惧,仁者无忧,智者不惑。智仁勇,圣人统统具备,具备智仁勇,秘诀在哪里?就是知幻,知道这是假相。忧什么,恐惧什么,迷惑什么?统统是假相,所以放下妄想分别执着,立刻证入圣人境界。不作方便,不用靠其它的方法,就这知字就能解决。所谓即相离相,就在境界当中,你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,你就离相。这个离相是心离开相,不着这个相,这叫离幻,离开幻相。离幻即觉,你心不着相,不起心不动念,你立刻就觉悟,般若智慧就现前。你自觉、觉他、觉行圆满,当下得到,大学之道当下圆满,没有渐次,就是不需要循序渐进,不需要次第,这是圆顿大法。实在讲,真的,觉悟就是你这一念之间,一念能够明了眼前境界都是幻相,你不取于相、如如不动,你就觉悟了,你就成大圣人、成佛了。所以「知」字多么可贵!
下面引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里面的经文,「《大佛顶经》云:以不生不灭为本修因,然后圆成果地修证,即知止之谓也」。知止是讲以不生不灭为本,什么是不生不灭?自性。自性本不生灭,本无动摇,这是我们修行所依的根本,这叫称性起修。修因是修成佛的因,成圣的因,就是大学之道。修因而后证果,然后圆成果地的修证。果地是大圣的果地、佛的果地,你能够圆满成就,修证也圆满,大学之道圆满了。这个依自性而修叫称性起修,修什么?修我们自性本有的、如来果地上的德能,叫全修在性,所以这是讲到知止。
下面说,「此中知为妙悟,定、静、安、虑为妙修,得为妙证」。这里讲到几个动词,知止的知是什么?妙悟,悟是悟入。这个悟最初步是解悟,在道理上明白,解悟。可是解悟你还没有得,必须得修。修是按照定、静、安、虑这个层次修上去,光解而无行不能证得。但是解悟非常重要,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圣贤之道,才知道我们的修行的方法、境界。这里讲的知为妙悟,这个妙,妙在哪?这是用智慧,它不是靠我们用思想用逻辑分析推理而得到的这些概念、知识,不是,那个悟就不叫妙悟。这个妙悟是什么?不能用起心动念,豁然明白。怎么得到?必须要你心专注,把妄念都能息掉。息掉妄念的方法,古人就用读书,佛家用坐禅、用念佛。修行的方法不同,但是它效果是一样。不知道我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,当我们读书的时候,读到这些圣贤的典籍,有些道理好像不太明白,于是你一遍遍的读,不必去想它,古人讲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你一遍遍的读,默而识之,静静的去领悟,忽然之间这道理就贯通。因为那个时候你的妄念暂时放下,智慧现前,你就悟了、通了。这个悟叫妙悟,这个知才叫真知。悟后起修,其实修和悟相辅相成。悟了之后一定会修,修了之后一定能悟。悟入一分,修证就得力一分,修的功夫提升一分,你的悟也就提升一分,相辅相成,所以知为妙悟。这一段,包括前面一句和这一节都是讲妙悟之门。
底下「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」,这是讲到妙修。这里讲,定静安虑为妙修,得为妙证。所以这里讲的是信解行证的修学次第,都有个妙字,妙是什么?渐渐脱离妄想分别执着,而后明心见性。底下给我们解释定、静、安、虑、得这五个名相。什么叫定,『知止而后有定』,这个定怎么讲法?蕅益大师这里是引用《楞严经.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》的经文来解释,「动静二相了然不生,名能定」。观世音菩萨在修行当中,他修学的法门是耳根圆通。其实人的六根都可以用来做为修行的工具,眼耳鼻舌身意都可以。但是我们地球上的人类,佛跟我们讲,耳根最利,所以用耳根来修是最容易的,所以观世音菩萨选择耳根圆通。耳是听声音,六根所接触的对象不一样,眼是见色,耳是闻声,鼻是嗅香,舌尝味,身触物,意念法。我们单提耳根来讲,它听声音。
我们一般凡夫听声音怎么听?听外面的那个声音,外面车经过了,听到隆隆隆的声音;有人在讲话,听到外面有人讲话。这是什么?我们的耳根去缘外面的声尘境界,攀缘那个声音,凡夫所谓的耳闻声是这么个闻法,心跑到外面去了。孟子说这叫放心,把心放出去。孟子举了个比喻,一般人如果家里养了鸡,这鸡如果跑出去,被放走了,你去把牠抓回来,你能够求其放鸡,放出去的鸡你把牠追回来。可是我们的心一天到晚跑到外面境界上去了,眼见色,心就跑到色上去了,色是讲外面的一切形相;耳闻声,心又跑到声上去了;鼻嗅香,心又贪恋那个香味了,等等,一天到晚心都跑到外面去。孟子告诉我们,「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」,你把放出去的这个心收回来,这就是真正圣人的学问。
观世音菩萨也是用这个学问,耳听声,他的心不会跑到外面去攀缘那个声尘,六根不攀缘六尘,而是什么?收回来,观自己的心性,叫「反闻闻自性」,要反过来。耳一听声音的时候,心一动,马上收回来,把心定住,外面的声音也就不会妨碍我们,妨碍不了自己的内心。譬如说外面有什么诱惑的声音。过去在三国时代有位大儒叫管宁,年轻的时候有个同学跟他一起,叫华歆。两个人一起读书,结果听到窗外有达官贵人的车马走过,管宁一动不动,依然专注的读书,华歆这时候忍不住跑到门外去观看。等华歆回来之后,管宁拿刀把两人的席位割开,跟华歆划清界限,说你不是我的朋友。为什么?华歆读书心往外跑,不专注,贪恋外面的六尘境界,羡慕人家的名闻利养,这种人不能真正得到实学,所以管宁不与他为伍。管宁就能做到心不动,他的心不会攀缘外面的声尘,这个动相就不生,这是学问第一步,先要破除动相。我们是以音声来做例子,耳根做例子,六根接触六尘都是一样,道理可以依此类推。
先放下动相之后,你的心就定下来。这一定下来就显出什么?静相。它还是有相,静相。你心不攀逐外面的声尘,你会不会攀自己内心静的境界?这讲耳根。眼根也是一样,眼睛,张大眼睛看外面的世界,凡夫攀缘外面境界,这是动相。如果你闭上眼睛不看,所谓非礼勿视,你会不会又着静相?动相放下了,又有了静相,这又是一个障碍,障碍什么?障碍我们的自性。所以我们修行要提升,不能够停在第一个境界上不动。你放下了动相,但是你留恋静相,这有所著,你也不能明其明德,也不能止于至善。所以心不着动相,也不着自己的静相,动静两个结都解开,这叫「动静二相了然不生」,这个境界叫定。
接下来说静,蕅益大师说,「外境不扰故,闻所闻尽,名能静」。外面的境界,它包括两种,一个是动相,一个是静相。像管宁他能做到不受外面动相的干扰,这是外境不扰。可是如果着了静相,那静相也是境界,也是外境,那会不会受干扰?要能做到动静二相都不干扰你,你才能够提升,提升到什么?闻所闻尽。这个闻是讲能闻的耳根,所闻是耳根所接触到的境界,就是声音。能闻和所闻两者皆不可得,都放下,这叫闻所闻尽,你看这又进一步。刚才讲到动静两个相都是外境,都是你的所闻;现在不仅是所闻,能闻也要把它泯灭,能闻、所闻两者都放下,这叫闻所闻尽,你就得到静的境界了。所以,能闻的耳根、所闻的音声,音声包括动静两个结统统解开,能闻的耳根这个结也解开,又解开了一结,第三个结了。
下面讲安,「内心无喘故,觉所觉空,名能安」。这又要进一步,这一步是得到人空,就是前面所说的能闻所闻俱尽,就是都泯灭了,但是绝不能半途而废,还要一往直前。能闻的耳根、所闻的声尘都没有了,那你知道吗?你知道,知道是你有觉,这个觉是觉照,是属于智慧,这凡夫做不到。这个智慧朗照,它能觉照到根尘俱空。我们现在都以耳根做例子,能闻的耳根、所闻的声尘都空了,就是你能觉。可是你要知道,你有能觉、有所觉,你还有能所,你又住在这里面,这还不行。这个时候你得到人空,就是人我执放下,这个执着放下了,可是你还有法我执。在佛家里面讲,你证得了小乘涅盘境界,你证得阿罗汉,证得阿罗汉是小圣不是大圣,为什么?因为他只能得人空,没有得法空。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,继续加功用行,把能觉、所觉都放下,这叫「觉所觉空」,能觉和所觉都空掉,这又破了一个结。所以前面讲的动、静、闻这三个结,再往下这是觉,这个结也得要打开。能觉是智慧,所觉是境界,有智慧、有境界这是两个,有相对,没有入不二法门。要智、境圆融在一起,就觉所觉空,破了觉这个结,这叫能安。
再往下是讲能虑,「烦恼永寂故,空所空灭,名能虑」。刚才讲的觉所觉空,这个空是空观智,就是你能够觉照到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不仅境界的动静二相皆空,而且六根和六尘这两个相对的都空,你是能觉。能觉和所觉也空掉,这是你得到空觉了,觉都空了,你这个智慧叫空观智。可是要知道,有空就是还有个结,能空、所空,这还是个相对的概念,还有个能所,一个能一个所,还是有对立,没有达到圆满的境界。要怎么样?现在要空所空,空和所空,就是能空、所空一起都息灭,这个时候你就做到烦恼永寂,所有的烦恼都寂灭。这个烦恼是讲妄想分别执着,妄想是无明烦恼,分别是尘沙烦恼,执着是见思烦恼,统统都灭尽。能空、所空都解除,你又解开了一个结,这叫空结,又去除一层障碍,你证得法空。证得法空,要知道,这是法身大士,所谓「破一品无明,证一分法身」。天台家讲的你是分证即佛,真的是大圣,不是小圣,但是这个大圣还没有到最圆满的境界,还得继续提升。
到最后,「寂灭现前,如镜现像故,忽然超越,名能得」。在《楞严经》里讲的「生灭既灭,寂灭现前」,这是由刚才讲的空所空灭提升,你破了空结,也就是你证得了人空和法空,你的烦恼永灭。可是你这个灭还是一个结。所以你看这六个结,一个动;一个静;还有我们的根,耳根,六根;觉,能觉所觉;空,能空所空;灭,还有生灭,就是还有生相无明,这还是个烦恼,全都是生灭法。要把这些结统统解开,「生灭既灭」,这六个结都解开了,生灭法全部放下,这时候寂灭现前。这个「寂」是完全离开了相互对待的寂,「灭」也是离开了相对的灭,如果还有能灭所灭,那个灭还不是真的灭。所以这个寂和灭都是从无始来本自不动、本自无生的寂灭。这是我们的本觉理体,也叫如来藏,也叫真如实际,也叫大光明藏。这个大光明藏现前,「如镜现像」,这是比喻,大光明藏像宝镜一样能够照现一切境界,但是却永处在寂灭当中。
然后「忽然超越」,超越什么?超越世出世间。不仅超越世间,世间是讲六道轮回,也超越出世间,超越十法界,甚至超越一真法界里面的四十一个位次。这个果报是什么?「获二殊胜故」。忽然超越了,这叫能得,得是什么?你证得法身。这里为什么讲忽然?忽然是讲一念,它快速,一念顿证,它不需要时间,所以叫忽然。我们现在迷惑了也是忽然迷惑,一念迷了就产生十法界、产生六道;一念觉了,顿证,妄想分别执着同时放下,自性光明圆满现前,你超越世出世间,你得到两种殊胜。在《楞严经》讲,第一种殊胜是所谓的「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,与佛如来同一慈力」。你上跟佛本妙觉心,就是圆满的自性相合,跟佛如来同一个慈力,这个慈力是救度一切众生。第二个殊胜,「下合十方六道众生,与诸众生同一悲仰」。这众生都很悲哀,很值得同情,都仰望佛菩萨救度,你也能够跟众生同一个悲仰,为什么?因为心性是相同的。所以为什么观世音菩萨能够寻声救苦,千处祈求千处应?正是因为他能够做到耳根圆通,而能得到这两种殊胜。上跟诸佛同一慈力,下跟众生同一悲仰,所以能够,只要众生一呼他的名号,「南无观世音菩萨」,观世音菩萨立即能够现身救度众生。这讲到能得。现在时间到了,我们先休息,谢谢大家。
尊敬的诸位大德,大家好!我们继续来学习《大学》。刚才我们将《大学》第一个段落里面讲的性修旨趣分两小段,一个是讲到妙悟之门,另外一个是讲到妙修之叙。妙悟之门我们学习完了,它是《大学》前面两节的经文。底下我们来讲「妙修之叙」,悟了之后最重要的是要修。妙修之叙这个「叙」是总叙,先给我们和盘托出修学的次第、本末、终始、先后,然后底下一个大段再给我们详细说明妙修的次第。我们前面讲到妙修,这个「妙」字,是真正在看破放下,向着不分别不执着、不起心不动念的方向去用功,最后能够明心见性,成就大圣,圆满大学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