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

作者:曾子

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:其家不可教,而能教人者,无之。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。孝者,所以事君也;弟者,所以事长也;慈者,所以使众也。

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:其家不可教,而能教人者,无之。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。孝者,所以事君也;弟者,所以事长也;慈者,所以使众也。

解释

  这一段为我们说明,能齐家必定能治国。朱子对这一句的解释说,「身修,则家可教矣,孝、弟、慈,所以修身而教于家者也。然而国之所以事君、事长,使众之道,不外乎此。此所以家齐于上,而教成于下也」。朱夫子给我们解释,为什么说治国必先齐其家?治国就是使国家安定,现在我们领导人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,必先从齐家开始,齐家就是使家整齐。一个家能够上下整齐、和谐,社会、国家也就和谐。因为家是国家、社会的单位、细胞。所以,要想国治,必须使每个家庭都能够和谐。

  而和谐家庭,必须要自己身修。自己德行修好了,也就是格物致知、诚意正心你做到,你一定能够为这个家做好榜样,使家庭上下都能像您一样去努力的提升德行,能够上下同心,因此家也就齐了。齐家之法没有别的,就是用教育。具体来讲,这个教育就是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。家里上下都能够知伦理、明道德、信因果,那么自然也能够断恶修善、能够相亲相爱,各人敦伦尽分、闲邪存诚,家岂能有不齐之理?朱子跟我们讲,「孝、弟、慈,所以修身而教于家者也」。这个孝就是孝敬父母,悌就是兄友弟恭,慈就是对儿女、对晚辈的慈爱。在家里,家风、家道是什么?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,这个孝悌是根本。《论语》里面讲的,「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」。一个家能够有孝悌,这一家人就是仁人,仁爱的人。仁人合在一起,当然就能和睦,真正能做到自己谦卑而对别人尊重、敬爱、关怀、照顾、帮助,而且是无条件的帮助。在家里,每一个人都有一分责任教好一家,如何教好?只要自己好好的修身就行,能够把孝、悌、慈做到,你就能够修身而教育家了。教育是所谓上行而下效,你自己做好了,就能够带动家庭,这叫齐家。

  当然,一个家里最重要的是家长,他必须自己先做到,先用身教,然后言教就能服人。如果自己没做到,想要教导别人,难,人家不服。很多的父母会抱怨自己的儿女难教,不听话、不孝顺、不懂礼貌、没有爱心、不知感恩,甚至会有叛逆。要知道,儿女是父母教出来的,父母对儿女成长的作用是最大的。所以,我们与其抱怨儿女不孝,不如好好反过头来,真正自己去修身,修身而后才能教育家。自己能够修身、齐家,你教化的力量慢慢向外波及,这是经文讲的,『其家不可教,而能教人者,无之。故君子不出家,而成教于国』。

  和谐社会,人人有责。我们如何来帮助构建和谐社会?就是靠自己修身齐家,这就是帮助构建和谐社会。构建和谐社会还是要用教育,正如《礼记.学记》里面讲的,「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」。教学,最重要的是有榜样。社会由家庭组成,要有家庭的榜样。我们能不能够从我家做起,构建和谐家庭?你能够构建和谐家庭,你就能够构建和谐社会。而反之,自己不能构建和谐家庭,那就是经文里讲的,你自己家都不可教,教不好,你能够去教人吗?无之,没有这个道理。所以,每个公民都有义务把自己的家和谐起来,推动和谐社会,这个人便是这里讲的君子。君子不一定是国家领导人,国家领导人固然对教化全国老百姓有很重要的力量,但是,每一个人都是可以这样实现的。

  譬如说,我们看到十九岁的刘霆,在家里非常贫穷的情况下,能够背着母亲上大学,亲自伺候母亲。他母亲患尿毒症,他边上学,边打工挣钱来照顾母亲,天天给她做饭,照顾生活,甚至帮她打针,给她吃药。自己非常的节约,甚至节约到营养不良,可是念念就想到让母亲能够把病治好。十九岁的年轻人,能够有这样真纯的孝心,感动了社会,使社会许多热心人士慷慨解囊帮助他,后来使他母亲能够得到免费的换肾手术,恢复健康。他的事迹感动了全中国的青少年,多少个家庭都受到他这种孝心的感动而起了变化。这就是什么?自己虽然没有出到家外,只是做分内的事情,可是自己无形中成教于国,把伦理道德的教育就普及到全国了。现代的媒体发达,传播速度很快,只要真有个好榜样,一下子就能够普及到全国,乃至全世界,这样的教化的力量,在古时候人是想不到的。我们现在如果真有心效法圣贤,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不用去心外求法,只需要自己努力修身,你的事迹自然能够感化国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