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诚其意者,毋自欺也。如恶恶臭,如好好色,此之谓自谦。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
所谓诚其意者,毋自欺也。如恶恶臭,如好好色,此之谓自谦。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
解释
这一段是讲诚意。这一段是很长的,这是第一节经文。朱子的解释,他说「诚其意者,自修之首也」。朱子也是这样认为,诚意是行门的开始,「自修之首」,修就是行门。朱夫子他也认识到,格物是知的开始,诚意是行的开始。我们看《朱子语类》第十五卷里面有这句话,「格物者,知之始也」,这是解门;「诚意者,行之始也」,这是行门。朱子又说「知至而后意诚,须是真知了方能诚意。知苟未至,虽欲诚意,固不得其门而入矣。惟其胸中了然,知得路径如此,知善之当好,恶之当恶,然后自然意不得不诚,心不得不正」。所以朱子这里也谈到修行的功夫,「知至而后意诚」,这个知要真知,就是你真明白了,把道理真搞清楚,你才能够诚意。只是朱子他这里认为,知至,知是包括知识,就是你天下万物无所不知,你才能达到诚意,这一点是有欠妥而已。但是他讲到「知至而后意诚」,是你真知了就能诚意。这个知,如果按照王阳明先生是讲的良知,这个良知本有的,不是从外面求得的知识,是自己本有的,这样来解释就很容易通。我们的良知被物欲覆盖了,所以把物欲放下,良知显现,这是真知,你的意就诚了。
如果说,这里讲知未至,你想要诚意,也不得其门而入,就是你这个意念真诚不起来,为什么?因为你良知未显。对道理,对于正确的宇宙观、人生观还没有真正的恢复,没有建立正确的观念,这个知就未至。真正到知至了,「胸中了然」,就明白了,走什么路都清楚,自然能做到好善好德。知道什么是善、什么是恶,善就好之,恶的就恶之,你喜欢行善,讨厌作恶,就断恶修善,这是靠你知的能力。这样「自然意不得不诚」,你肯定诚意了;「心不得不正」,你肯定正心了。
朱子还用一个蜡烛光来做比喻,蜡烛的光就好像知,就是我们能够判断是非善恶这样的一种心,就是王阳明先生所说的良知。你有这个良知,就好像蜡烛光照到旁边一片都光明。如果有不好的东西、事物,拿到这个蜡烛光底下一照,你就知道那是不好,你马上就把它去除掉,那些好的东西你就能保留。因为什么?你有蜡烛光,你能够照得清清楚楚,你就知道哪个是好、哪个是不好,这就是致知,你方能够诚意正心。假如蜡烛光照不到,那一片地方是黑暗,那你知不至。就好像光不至,到不了那个地方,那么你就看不见东西,有好的东西拿来你也不知道是好,不好的东西拿来你也不知道不好。所以你就没有办法做到『如恶恶臭,如好好色』,你做不到,因为你不知哪是善恶,哪个是善,哪个是恶。因此意就不诚,心就不正。
所以朱子,假如他这个知解释成自性本有的良知,这个道理全解通,跟王阳明先生、跟蕅益大师、印光大师所解释的就一样。所以反而证明他这个知,不是从外面得到的知识,是他自己自性本有的良知,用这个良知判断什么是善、什么是恶,而有取舍,然后才能做到诚意正心。今天的时间到了,我们这一段刚起了个头,明天我们继续给大家做汇报。
朱夫子对这节经文有比较详细的批注。前面我们有讲到,他说「诚其意者,自修之首也」,也就是说,要修行首先是在诚意上下功夫,这是行门里面的基础。什么叫『诚其意』?《大学》里面这里说『毋自欺也』,就是你不要自欺。朱子说,「毋者,禁止之辞」。就是不可以自欺,有自欺就不能诚意,意就不真诚。什么叫自欺?朱夫子解释说,「自欺云者,知为善以去恶,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」。自欺是讲自己知道要为善去恶,就是断恶修善。为什么他自己能知道要断恶修善?因为人人本来就具有明德,具有良知。我们通俗点说,人都有良心,知道作恶是不好的,行善是好的应该做的。所以,他的良心会告诉他要断恶修善,可是境界现前的时候,往往自己把持不住自己,所以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」。这个心就是良心,也就是佛家讲的真心,王阳明先生讲的良知。这个真心、良知刚一启动,他就知道现前的这件事情是善的还是恶的,可是由于习气严重,虽然明知是善,而不能够去努力为善;或者明知是恶,而不能够果断的去恶。这就是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」,就是没有实实在在的让良心坚持下去。用通俗的话来讲,就是昧着良心而去作恶,不肯为善,这种行为就叫做自欺也。欺骗自己,把自己本有的良心、明德蒙蔽住,这个意念就不能真诚,他是习气做主,不是真心做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