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

作者:曾子

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

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

解释

  朱子在《大学章句》里面对这句话解释得很简短。他说,壹是就是一切的意思,『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』,就是一切皆以修身为本。底下说,「正心以上,皆所以修身也;齐家以下,则举此而措之耳」。正心以上,包括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,这四桩事情就是修身。齐家以下,就是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这个是举此而措之耳。这个措当做施行讲,举此就是修身。你修身做到,那你推广出去,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就顺理成章,就这个意思。所以修身是本,根本在修身。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地位的人,上至天子,下至庶人,庶人是平民老百姓,都是以修身为根本,而都能够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所以治国、平天下这桩事情,不光是天子(我们讲国家领导人)才能办到的,每个人都能办到。所以古德才有句话说,「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」,匹夫就是庶人,平民老百姓有责任。为什么有责任?实在讲,这个天下是我心所变现的天下,所以我能够正心修身,就能治国平天下。这种理,朱子开解得没有那么深,可是按照逻辑推理,能想象得出来。由修身而得齐家,齐家而能够影响到国家、天下,这就是治国、平天下。

  但是这个道理蕅益大师解得深。我们来看蕅益大师的批注,「前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元不单指帝王有位人说,恐人错解,今特点破」。这是给我们说明为什么经文里出现了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』这句话。前面经文所说的,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」,这个人想要明明德于天下,这个人是什么人,是不是专指帝王,专指那些有身分、有地位、有能力的人?不是,它没有单指。但是怕人误会,所以经文特别又给我们明示出来,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都能做到,特别点破这一层。所以「大学」是每个人都应该学,每个人都能做到的,不管你是天子还是庶人都能做到。这里举出历史上的几个例子,特别给我们举出治国平天下的人,原来都是庶人,都是平民老百姓。「且如舜耕历山之时,何尝不是庶人?伊尹耕有莘时,传说在板筑时,太公钓渭滨时,亦何尝不是庶人?只因他肯格物致知、诚意正心,以修其身,所以皆能明明德于天下耳」。这几个故事我们有必要给大家做个说明。

  舜,这是上古时代大舜,他叫虞舜,是尧王的继承人。相传舜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,而且他的父母对他很不好,因为他自己亲生的母亲早逝,父亲叫瞽叟,娶了后母,后母偏爱自己的儿女,亲生儿女,跟瞽叟一起虐待舜。舜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象,象也是跟着他父母一起来迫害舜。在舜二十岁的时候,他就以孝行闻名,为什么?因为即使父母虐待他、迫害他,他都能够坚守孝道。所以尧听说有这么个孝子,就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,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。舜不仅使自己的妻子跟全家都能和睦相处,而且能够处处表现出高尚的品格。譬如说当时他在历山耕种的时候,相传他在那里耕种没过多久,就感化了当地的人民。大家都被他的那种礼让的风范感化,纷纷都能够礼让,把田地都让给别人。后来尧听了这个消息之后,非常的赞叹,他听说舜所谓的「一年而所居成聚,二年成邑,三年成都」,因为大家都仰慕舜的品德,都亲近他,正所谓有德者必有追随者,「德不孤,必有邻」,所以一年他那个地方成为一个村落,两年成为一个乡镇,三年成为一个都市。

  所以尧听了之后很高兴,赏赐给舜很多的衣物,还有牛羊,甚至给他修筑了房舍。当舜得到这些赏赐以后,他的父亲瞽叟和他的弟弟象就很嫉妒,想要杀掉舜,霸占他的这些财物,而且象还想把他的两个妻子都霸占。结果他们就想方设法,一开始骗舜上了仓房,底下点火,把梯子一抽,他下不来了,想把舜烧死。可是舜很有智慧,早就想到他们俩有这么一招,所以他事先准备了两个斗笠,当火起来的时候,他就拿两个斗笠像两个降落伞一样,从房上跳下来,没死。后来他父亲和他弟弟又把舜骗到井里头去干活,挖井,井挖得很深了,舜在底下,瞽叟和象在上面填土,想把舜活活埋死在里面。可是舜也早有警觉,他事先已经在井底挖了条通道,通出去。所以当瞽叟和象埋上土之后,他们以为舜就肯定死了,没想到舜从通道通出去了,而且躲了几天之后,又回来见到他的父亲和弟弟,跟他的家人见面。难得的是,他家人这样迫害舜,可是舜心里没有丝毫埋怨,报复、怨恨都没有,还是一如既往的孝顺父母、友爱兄弟,最后把家人全部感化了。